
編者按
近年來,株洲高新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,構建新發展格局,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主戰場,奏響了發展強音。即日起,株洲日報推出解碼新區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,分別從人才引入、專精特新企業增長、制造業稅收增加、特色產業園區建設、產業集聚等方面進行解碼,看株洲高新區如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。
?“近萬人!”近日,一份振奮人心的人才數據在株洲高新區“官方HR”們的口中廣為傳播——2021年至今,株洲高新區累計引進青年人才近萬人。即使放眼全省所有園區,這樣的成績也十分亮眼。
再來細看這份引才成績單:目前高新區(天元區)擁有合作院士12名,國家重點人才工程計劃3名(全職在崗),省級科技創新人才34名,市級領軍人才78名(含團隊),三年來引進博士296名、碩士1000余名……
引才比拼愈演愈烈,株洲高新區如何打開局面、贏得一席之地?
主動出擊
依托產業引才聚才
2023年9月、10月,“制造名城 幸福株洲”走進清華、北大系列活動舉行,株洲高新區和兄弟區縣在株洲市委、市政府組織下,向學子推介株洲,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扎根株洲。市委書記曹慧泉更是發揮學長身份,向北大學子描繪了“住株洲的房子,拿一線城市的工資,干全球的事業,過北歐小城的生活”的美好圖景。
對接高校,主動出擊。引才,株洲高新區動真格、求實效。
他們帶著美食、帶著“廠BA”,更帶著產業優勢,奔赴一所所高校。誠意滿滿的同時,展現的“產業干貨”也對青年學子吸引力十足。
王智權,北京人,清華大學在讀博士,看中了高新區在新材料方面的產業基礎和配套,毅然帶領博士團隊入駐,創建湖南清皓普眾科技有限公司。這是國內唯一具有樹脂滲透陶瓷類齒科修復材料技術的企業。除了王智權外,該企業還擁有清華博士4人,其余本科、碩士、博士科研人員70多人。
這只是高新區依托產業優勢引才、聚才的一個縮影。
近年來,株洲高新區確立了以新能源汽車、新能源裝備為主導,以新材料、電子信息為特色的“2+2”產業集群,致力于成為中國動力工業的聚集區、中部創新驅動的示范區。高新區圍繞重點產業需求精準制定校園招聘計劃,打出校園引才組合拳,開展線上校招、赴外校招、重點城市本碩引才系列活動。
今年5月,株洲高新區還設立僑聯海外人才招引工作基地,通過開展聯誼交流、創業導師講堂、創業分享沙龍等僑界交流活動,重點宣傳人才政策及創業條件,吸引更多僑界海外人才來新區工作發展、創新創業。
出得實招見實效。數據顯示,北汽株洲分公司、中車時代新材、千金藥業等12家在區重點企業2021年至2023年引進青年人才數量分別為:1392人、1713人、1720人。其中,中車時代新材2023年引才235人,唐人神引才132人,兩家企業引進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均超過本科。
搭建平臺
青年人才一展所長
株洲高新區雙創示范園內,智能科學研究院正加快組建。研究院將通過聚集一批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人才,研發一批國內領先的智能科學技術,賦能一批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企業,孵化一批立足前沿的新興產業項目,打造集科技研發、人才引育、平臺建設、產業服務于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,推動智能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應用。
5年內,研究院將打造基礎研究團隊20人以上,組建應用技術研究團隊4支以上,總人數規模60人以上,擁有核心技術4項以上,孵化新型產業項目4個以上。
這正是高新區引才的“后手”,為人才實現產業創新夢想創造足夠分量的承載機構和平臺——包括研發、生產、經營場地等設施,以及政策、融資、法律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支持,降低人才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,讓高層次人才一展所長。
如果說智能科學研究院是在謀劃未來,那么成立一年的天元工業軟件園,則已成為培育人才、助推人才成長的沃土。
王文,湖南精益傳動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、總經理,他帶領團隊入駐軟件園,可以享受到園區場地免租扶持、場景優先開放、定制采購激烈、企業品牌獎勵、平臺創優補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。近日,他欣喜地告訴記者,“國內外人工智能大模型方興未艾,我們正在搶抓這一風口,設計一款適用于工業企業的通用大模型,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。”
6月25日,又有一支青年團隊——東微軟件入駐軟件園。團隊領軍人告訴記者,公司在3個月內完成所有落地工作,大家對園區的服務理念、配套設施、科創氛圍以及人才培養環境印象深刻。
截至目前,高新區已累計集聚各類科創平臺333個,省級以上孵化器(眾創空間)39家,全市25%高層次人才集聚于此,人才集聚效應已顯。
呵護人才
“夢想家”安居樂業
攜一人共白首,擇一城以奮斗。廣大青年住株洲的房子、拿一線城市的工資、干全球的事業、成就美好人生。天下英才在新區,成就了事業,收獲了浪漫。
“作為新株洲人,在這里工作生活很幸福。”張沛垚,湖南邵陽人,今年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骨科博士畢業后,攜全家扎根株洲高新區,孩子在小區旁邊的公辦幼兒園上學,一家人工作日學習、上班,休閑日則共享戶外時光,參加株洲“廠BA”以及各種社區活動,生活其樂融融。
李志軒,來自湖南婁底,2021年從四川大學畢業后,校招進入株洲鉆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。株洲高新區針對“雙一流”大學畢業生等青年人才推出了購房專項補貼政策,李志軒當即置業買房。他在朋友圈分享喜悅:“我在株洲有家了。”
近年來,株洲高新區持續創新培育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的人才服務體系。2023年7月,在株洲市人才政策“新30條”的基礎上,補位創新,株洲高新區緊盯企業所需、人才所求,出臺了《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人才精準服務支持政策》。
呵護人才,服務升級。高新區著力解決人才子女入學、家屬就業、醫療社保等人才重點關注的事項;同時注重提升服務品質,擴大服務范圍,將人才子女、配偶及父母納入特定生活服務、親子服務享受范圍,使人才服務更有溫度。
與此同時立足人才實際需求,不斷策劃文化生活、科創交流、醫療健康、親子活動,例如有針對青年單身群體的沙灘音樂節、電影首映觀影等文化生活類活動,也有適合成家的群體,比如小小銀行家、人才健康服務站等親子、健康活動,讓廣大人才深刻感受到新區人才服務觸角的延伸,更堅定在新區干事創業的信念。
栽下梧桐樹,引得鳳凰來。越來越多五湖四海的“夢想家”選擇高新區就業創業。戶籍人口數據顯示,近三年高新區戶籍人口年均增長10015人,其中,2023年新增了12058人。
責編:張彌郁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